專題

採集臺灣信仰的孵化器

宗教地景GIS的採集與發現

VOL.01 | 2018.09 文、攝影/林郁靜

「走到南港忠孝東路七段快到底的路上,有一塊大石頭。在古代,它是有鎮住南港地區,防止水災風患的作用。它的存在,有信仰的意義在裡面。」

宗教學博士陳藝勻說的是臺灣路邊常見的「石敢當」。「石敢當」與農業時代「田頭田尾土地公」這句俗諺意指的「福德祠」,都是「臺灣宗教地景調查計畫」定義下的「宗教地景」。

臺北南港忠孝東路七段上的「石敢當」(資料來源/取自Google地圖街景)

從2017年展開的「臺灣宗教地景調查計畫」,由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所與世界宗教博物館共同合作。規劃3年時間,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技術,匯集各類「宗教地景」及紀錄資料,同時結合教育研究、系統開發與地方發展,將這方島嶼的宗教信仰現況與實際分布,藉由調查成果,保存與整合成各類型宗教紀錄。

陳藝勻表示,1980年代即有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地域性宗教普查,新莊區為一例,那是尚未使用資訊工具的人工調查時期。1999年,她在時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富士的授課課堂上,第一次聽聞「宗教地圖」。專研傳統信仰活動的林富士早已在設想人文活動與資訊科技的結合與應用。

全球資訊科技進展方酣的1999年,負責國家基礎研究工作的中央研究院,不但已啟動「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隸屬人文社會科學組的歷史語言研究所亦設立「地理資訊研究室」,將現存的紙地圖如測繪紙圖、空照圖,轉製成數位地圖,並進一步彙整建置「中文化」語境的地理資訊系統。

21世紀以後,維基百科、臉書、YouTube、Google地圖、智慧型手機等陸續面世,資訊科技如大潮大浪繼續不斷拍打衝擊現世常日。2016年全球最熱門的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臺灣簡稱「寶可夢」)上市,被寶可夢「系統」設計吸引而試玩幾天的陳藝勻,心頭浮現17年前課堂上教授提過的「宗教地圖」。仍在宗教學領域鑽研的她想著,「設若我今天走到哪裡,就可以用手機抓到一個『宗教地景』,那應該是有趣的……」。

資訊科技功能如今幾乎都能兜攏到一支智慧型手機上,就像「寶可夢」結合數位地圖,應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與全球定位(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技術,讓參與遊戲的玩家,只要帶著一支可以上網的手機,就能遊戲闖關。在虛擬與現實交錯的資訊時代裡,流動變化的不只人際關係,也影響著學術工作者的體會與思考。

「一開始最緊要的是,要有一個平臺,讓去做田野的人可以填資料上去」,負責開發與建置的工程人員簡玉鳳說的是「臺灣宗教地景調查計畫」的核心技術——「臺灣宗教地景地理資訊系統」(GIS for Religious Landscape in Taiwan,簡稱GISRL)。這項技術的功能包括田野調查的資料傳輸與即時彙整,簡玉鳳秉持方便使用的原則,讓在大街小巷穿梭查找標的物的執行人員,能拍照同時上傳影像至GISRL,並定位與偵測街區座標,最後鍵入簡要字詞,即能建立完成一筆資料。

以輔仁大學宗教學碩士班學生為首批的調查人員,在接受訪員訓練課程之後,自2017年夏季展開新北市新莊區8條主要道路的調查,隨行的陳藝勻亦會蒐集使用GISRL的狀況與建議,並隨時與簡玉鳳討論改善方案。他們於3個月內完成509筆紀錄,其中包含寺廟44座、神壇166座、教會或聚會所26座等。2018年持續執行三重區、蘆洲區與板橋區等訪查,截至目前已登錄1,800多筆田野資料。

GISRL – 以新莊區為例的宗教地景調查分布圖(圖片提供/簡玉鳳)

除了資訊技術的使用,負責執行調查的成員在第一梯次的田野調查活動,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宗教判別」的困難。「書本裡學到的宗教分類,到了實際現場,並非我們所認為的道教就是道教,佛教就是佛教。除了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是明確的,其他在臺灣民間社會是分不出來的。」連長年涉獵宗教學的學院教授與陳藝勻,每回完成田野工作之後,仍必須針對當時的紀錄資料另外花時間討論與研議。

「臺灣宗教地景調查計畫」田野現場(照片提供/陳藝勻)

陳藝勻以「道教」為例說明。「道教」在宗教學的原則性定義是「以持有『籙牒』——即道士身分證,的道士為主,設有道壇,並行法事者」。臺灣的道教有其宗教定義下的認定,執行田野調查的學生的紀錄若以道教居多,多數很有可能是因知識背景不足而誤判,或因不知道該填什麼,只好歸在「道教」。

實際上,臺灣道教、佛教或新興宗教的分門別類,對一般具有相關信仰的臺灣人來說,多數是分不太清楚的。而各宗教單位,若依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後所執行的「寺廟管理登記」作業,則又遭遇「寺廟管理登記」僅提供「佛教會」與「道教會」兩種選項,導致應屬「民間信仰」的宗教單位,卻拿了「道教會證書」。然而,學界所認定的「民間信仰」信眾,並不是道教徒。

此政策影響至今近70年,與現實狀況不但有出入,也造成學術領域的宗教判別與一般社會大眾的認知不同。佛教亦然,如今新興佛教團體接連出現,不同於對過往各大山頭佛教派別的認知,路上隨處可見的精舍、唸佛堂,已很難再沿用傳統的判別與依準,甚至如慈濟,也有人認為其非佛教。

一趟臺灣宗教地景踏查,踩出現今宗教生態諸多懸而未決的實相。「我們跑完以後才發現,以前唸的(宗教學)定義,實際是不存在的,或是跟一般民眾的生活是不相容的。那個觀念落差很大……」。陳藝勻透露,調查結果佔最大宗的「民間信仰」,最後只能請參與專案計畫的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道教組」的教授指導與處理,惹得該名教授不得不自嘲是「不務正業」!

顯然,宗教地景調查的啟動,不但讓學界重新檢視與思考「宗教傳統定義」這類核心問題,「並重組我們所謂『宗教知識的建構』,包括分類方式、信仰型態,例如一定要拿香拜拜嗎等等」。陳藝勻認為,這能幫助宗教領域的研究人員、學院教授在各自的工作圈更貼進現今時空,而非一味地因襲那套已過時的理論。

猶如過往農田綿延,處處可見祭拜土地公的小祠,在高樓漸次豎立落地的當代已消失無蹤,難以如實描述「田頭田尾土地公」的俗諺意義。然而,藉由田野調查結合GIS技術所標示、定位各處的宗教地景,不僅僅展示其現況分布,專案小組更利用「地理資訊系統工作室」發展至今而成一獨立研究單位「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所典藏的數位圖資,透過圖層套疊技術,呈現每一宗教地景周邊的時空變化,並加入政府(內政部)建置的數位圖資,多元展示地方社會的土地利用與經濟活動。

我們或許可以因此想像,在不用很久的將來,「民間信仰」或其他「新興宗教」漸次成為臺灣各大學宗教學系所裡研究學門的新科別,而島嶼新生代,將會更清楚與理解臺灣豐饒多彩的宗教文化風景。

計畫核心成員陳藝勻(左)與簡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