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數位之夢,及其以後——李德財院士專訪

VOL.02 | 2019.11

文 / 林郁靜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對一個資訊科技學者而言,這一參與過程,使我深信只有對文化有更深刻的體會、更深入的人文關懷,科技才有發展,才能走得更長久,影響更深遠。」

中央研究院院士李德財在《當科技與人文相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的歷程》(2013 年)序文〈數位之夢〉,說過上述這樣的一段話。

曾經倡議與執行計畫十餘年的「臺灣數位典藏」退場至今已過數年,那段資訊科學與人文學門各盡其力、發揮最大可能與想像的合作歲月,從籌備到任務結束,李德財是少數一直在場的資訊科學家。

TELDAP 98 年度成果展開幕典禮。李德財(右二)擔任總計畫共同主持人,與國科會副主委張文昌(左二)、國科會人文處處長傅仰止(右一),以及數位學習領域共同主持人黃興燦(左一)一起開幕。(2010 年 3 月 8 日)

站在結合資訊科技與人文的歷史現場

基於「數位博物館計畫」、「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和「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先導計畫而有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NDAP),成立於 2002 年 1 月,是臺灣自 1996 年全國科技會議通過設置「國家型計畫」以來,第一個人文與科學並重的大型計畫。

熟稔電腦資訊科技生態的李德財,於 1998 年自美返國接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所長,隨即兼任「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數位典藏系統技術研發分項計畫」主持人。他說:「那時候是謝清俊老師帶我參與『數位博物館計畫』。臺灣中央研究院做跨領域的事情——資訊和人文的結合,是從謝老師開始的。」

1990 年代,聯合國、美國、法國、荷蘭、澳洲、日本、梵蒂岡、臺灣等相繼投入建置數位圖書館或數位博物館計畫,各國的執行規模都由「機構」執行。進入 21 世紀後,「只有臺灣,是用『國家型計畫』以國家整體的資源執行。他們曾經很羨慕地問說:『我們能不能加入?』」李德財指出,以國家力量整合跨部會機構與資源,進行臺灣文化數位化的基礎工程建設,是臺灣數位典藏在全球文化遺產數位化工作的獨特之處。

然而,這也是一段臺灣人文領域和資訊科學同時面對變革的陣痛期。「真的很難、很難…當時的中研院副院長楊國樞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黃寬重所長,不知召開了多少次的溝通會議…真的是非常複雜的一個工程…」提及此,李德財一陣苦笑。

以中央研究院為例,數位化內容大多來自人文類組,然而人文學者的研究模式、研究素材的蒐集,皆自成一格,加以素材蒐集的過程與成果,都是人文學者嘔心瀝血的畢生結晶,要求他們在網路公開研究資料,並與眾人分享,談何容易?相對地,對從事於資訊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而言,數位化工程所需投入的系統開發作業,純屬勞力,難以積累學術價值——譬如形成一篇篇國際認可的研究論文。現實層面上,這對他們的學術生涯發展並無實質助益,亦缺乏誘因。

面對最難的「人的溝通」工作,如何讓人文與資訊兩個不同範疇的參與者放下本位主義,願意跨領域合作?李德財不諱言,研究人員最在乎的還是個人的學術進程。因此,為了讓人才踏出自身門戶,中央研究院順應整體時勢變化,逐步調整學術升遷的評量模式,將跨領域成果納入升遷考核項目,並強調社會發展的影響和貢獻度。無形中,數位典藏不但促成人文與資訊科學領域的交流融合,也影響了中央研究院學術考評制度的調整。

工作小組會議,是國家型計畫執行橫向溝通與協調的主要機制。舉凡各項重要政策宣示,都是在每年數次的工作小組會議形成決議,與確認執行共識。圖右二為李德財於會議中宣達事項。右一為總計畫主持人王汎森院士。(2011 年 9 月 2 日)

帶領資訊科技人才跨領域研發的成果與國際影響

意外的是,資訊科學研究人員在參與數位化過程中,發掘了許多新穎的資訊科技應用的研究主題,「漸漸地,面對大規模的數位化工程,在實務上,有必要透過研發新的資訊科技來處理。而研發出的解題方法,由於這些應用,可以在國際會議發表,並寫成研究論文。慢慢地,資訊所研究人員也開始有更多的人願意參與。」李德財接連舉出好幾個資訊科技應用於數位人文,並發表到國際學術期刊、國際會議,或是已廣泛應用在我們生活中的實例。

本圖表人像取自本中心資料庫。

 

另外,莊庭瑞團隊積極參與推動公眾授權的國際組織(Creative Commons),也讓臺灣「創用 CC」授權成為我國推廣開放源碼、開放資料的起源,並納入數位典藏計畫的授權模式,成為臺灣創作領域落實公眾授權的模式迄今。陳亞寧與陳淑君(加上臺大陳雪華等)帶領的後設資料(Metadata)團隊開發與全球同步的數位化標準,建置國家數位典藏聯合目錄,開放公眾搜尋瀏覽。陳淑君團隊成立 AAT-Taiwan 計畫,與美國蓋提基金會 Getty Trust 合作建置中文版的藝術與建築索引典(Art and Architecture Thesaurus, AAT)多語文平臺,讓數位典藏計畫在國際佔有一席之地。

臺灣數位典藏所能貢獻世界的備忘經驗

除了帶領資訊領域研究人員參與數位典藏,促進跨領域合作,李德財也經常於國際場合行銷數位典藏。他以國際貴賓的身分在 2005 年日本愛知國際博覽會上,響應加拿大文化遺產資訊網路 Canadian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CHIN)所發起的世界文化入口網組織(Culture.mondo),成為該組織的創始會員國之一,並與其他會員國同步,設置臺灣的文化入口網網域「culture.tw」。他且於 2008 年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 4th Culture.mondo Roundtable 論壇,為臺灣爭取設立「Culture.mondo亞太秘書處」。另外,他與博物館電腦網路(Museum Computer Network, MCN)國際組織合作,成立博物館電腦網路臺灣分會(Museum Computer Network Taiwan Chapter),和各國電腦網路組織維繫交流,包括美國聯邦機構 IMLS(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所主辦 WebWise Conference,都曾主動邀請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辦公室到美國分享臺灣數位典藏。

「那時候我才覺得 NDAP 的成果在國際有相當的能量,因為我們是以國家型計畫的力量進行這項工程,已引起大家對臺灣相當程度的重視。」因此,2007 年獲得德國「宏博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並名列全球 40 多位得獎人中唯 4 名應邀發表專題演講的學者,李德財不談自身在資訊科學領域的專業貢獻,而是以「臺灣數位典藏之發展現況與未來」為題,分享臺灣資訊科技與人文跨領域合作的成果。引起在座學者驚嘆連連。

次年李德財再度受邀參與宏博基金會年會,宏博主席史瓦茲(Helmut Schwarz)不但記得李德財,並立即引介給德國總統科勒(Horst Köhler),還當著科勒總統的面前,推崇李德財之前所發表臺灣數位典藏專題演講,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德國參考。回想如此難得的巧遇,李德財認為:「我們所做的臺灣數位化工程——結合資訊科技與人文的部分,的確是被世界看到了。」

數位之夢的持續創造與實踐

集結數百位臺灣各界先進的智慧和數千位參與者的人力投入,「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於 2012 年 12 月宣告完成階段性任務並退場。然而,李德財的「數位之夢」還在繼續前進。

剛從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退休的李德財,繼續為臺灣的資訊安全工作擘劃基礎工程。

他提出,臺灣文化資料已做到相當程度的公眾分享,然而文化資料公開的本意源於原創者自願釋出與分享,並提供權利清楚、便於散布的內容資源,這些分享的確豐富了臺灣文化內涵,形成知識共有。只是,無法避免有人會想要快速拿取,甚至以抄襲、剽竊的方式複製取走,或想要炫耀資訊技術而竄改不實資料,造成公務單位的公告資訊有誤,更嚴重者,則是企圖動搖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如何導正民眾正確的資訊倫理概念,與媒體識讀素養等數位應用技能,是資訊科學、公民與社會科學教育重要的一環。對此,李德財認為,資訊安全、個資保護是無論任何人、任何公私部門都需要培養的責任和義務。

而一般民眾對個人資料保護的警覺性不足,這也是李德財目前任職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同時參與政府資訊安全防護體系布建過程中最憂心的一塊。他舉例,電子商務平臺、即時通訊軟體和遊戲軟體,都有可能為了存取個資而提供免費的服務,「表面免費,其實背後的代價及個資蒐集的價值,才是你沒有辦法察覺的……免費的東西,絕對不是免費的。只是你所付出的代價是你所不自知的。」李德財強調,每個人都必須慎重保護個資,以避免在網路世界裡的「使用者人權」被商業模式綁架。就像臉書(Facebook)、即時通訊 APP 軟體,將使用者上傳的影像、個資蒐集成資料庫,提供廣告商分析利用,無形中讓使用者的隱私成為社群平臺的財源。有些中國製造的手機也已證實會直接竊取個人資料和通訊紀錄,然後販賣給需要資料的有心人士或組織。

李德財表示,民主制度是以重視人權、自由,促進世界和平、經濟社會發展為基礎而設計,是基於「為善」的理念,並未刻意防備「為惡」的作為。但是,有心為惡者卻利用「民主開放」的機制,圖謀個人或組織的私利,戕害他人權益,甚至破壞民主制度。因此,一旦出現各種惡性攻擊,政府就必須啟動防堵、防備的行動,並要在符合程序正義的前提下,建置防禦工程與追緝犯罪行為人或組織。每一事件,每每必須花費數十倍的人力資源去解決。他說,事實上,許多狀況根本防不勝防。

而為了加強臺灣民眾對於社會公義、開放資料(open data)、開放政府(open government)的概念,已退休的他,仍參與投入總統盃黑客松的顧問指導工作。他親自見證政府設計提供公民參與的活動空間,媒合自願的資訊工程人才、資料科學專家、與向政府提案的第一線基層的公務人員,共同利用已經開放共享、沒有授權疑慮的資料,創造設計出能夠解決民生與公共問題的科技工具。如偵測自來水管線漏水範圍的「搶救水寶寶」,即是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快速找出漏水管線,大大節省了九成以上的作業時間。還有以 2014 年高雄氣爆事故救災經驗為借鏡的「救急救難一站通」,建立相關單位、緊急醫療應變中心、消防局和衛生局等的緊急通報與照護資訊整合平台,冀望對未來緊急事件的應變機制與通報救護時間,都能有所幫助。

李德財認為,科技的發展促使我們不斷思考不同面向的應用,在嘗試和執行的過程中必定隱藏風險,加上個人與全體的考量不盡相同,因此現世局勢紛陳,現象多元,但重點在於「大家要有共識想要解決問題。」他務實且正向地笑著說:「數位科技的發展過程中,應該也要顧及它對社會可能產生的衝擊和影響,要納入人文思維的內涵,要以創造人類福祉為依歸。

“Technology is good but it will be better if it (will be) is blended with humanistic aspect like a person with both flesh and soul.”

就像一個擁有肉體和靈魂的人,融合人文的科技才會是更好的。如同一位善用演算法、分析問題與設計有效解決方式的資訊科學家,李德財在「數位之夢」的曲折道路上,盡力搭橋、鞏固地基,給了臺灣一個更大更廣的文化科技想像,讓接棒的下一代繼續有夢,並能築夢踏實。

攝影 / 徐千禾、林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