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饗宴

出版品

臺灣挺進數位時代的腳印——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

VOL.01 | 2018.09

文/曹銘宗

臺灣文史作家

如果說學習歷史的目的是:了解過去、解釋現在、展望未來,那麼對現在處於數代時代卻不知源流的臺灣人來說,《遠見與承擔:中央研究院數位人文發展史》就值得一讀。

人類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跨入數位時代,1980年代出現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1990年代有了WWW全球資訊網、Google Search網際網路搜尋引擎,2000年代更增添Wikipedia網路百科全書、Facebook社群網站、YouTube影片分享網站、Google Maps全球電子地圖等。直到今天,這一波改變人類文明的數位革命浪潮,對人類社會的衝擊依然方興未艾。

2001年,美國教育家Marc Prensky創造了兩個新名詞:「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前者指出生於數位時代、從小就處於數位環境,後者指長大後才進入數位世界、開始學習使用各種數位產品。

今天,臺灣的數位原住民或數位移民,都可藉由《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一書,了解臺灣如何由中研院帶領因應席捲全球的數位文明浪潮,包括解決「中文電腦化」的問題、推動「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s)的工程,以及關注「數位人文學」(Digital Humanities)的發展。

臺灣的數位原住民今天無論在都會鄉間、天涯海角,都能夠使用各種形式的個人電腦,以有線或無線方式連結全球性的網際網路,搜尋最新資訊,檢索浩瀚典籍。他們可能覺得理所當然,世界本來如此。

其實,人類走過漫長的口語文明、文字文明,卻在幾十年間步入當今的數位文明,這是由於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結合,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最巨大的革命,完全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我們的電腦可以處理中文,也讓我們幾乎忘了電腦不是源自中文世界,本來不懂中文。中文並不是拼音文字,如何把數量龐大的中文表意文字數位化為編碼?如何讓中文可以使用英文鍵盤輸入電腦?當年臺灣如何克服中文電腦化的障礙?如何趕上先進國家致力「數位化工程」的潮流?

自20世紀末以來,由電腦與資訊科技引領的數位浪潮,開始衝擊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即使本來與科技沒有直接關係的歷史、文化、藝術等人文領域,也捲入其中。因此,世界各國有識之士已經認知,國家重要典籍、文物等的數位化工程,可以促進文化資產的累積、傳承與運用,成為文化產業的基礎,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我們今天能夠很方便使用各種漢籍、臺灣文化資產的數位化資料庫,並非憑空而來。自1984年以來,中研院、臺大、科技部(前國科會)進行的「數位典藏」、「數位學習」相關計畫,建置了超過700個網站及資料庫,共有500萬件數位藏品,動員數千人的努力,功不可沒。

因此,《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一書的撰寫,除了參考相關資料,也訪問了40多位相關人士,呈現臺灣這30多年來,在中研院的倡議、實踐、組織及領導下,集公私單位、各行各業的人共同耕耘,對臺灣所做的「數位貢獻」,留下一步一腳印的紀錄。

本書並關注「數位人文學」在國際上的發展與趨勢,以及在臺灣的現況與展望。數位人文學最簡單的定義,就是運用數位科技的工具和方法來進行人文研究。以此來看,數位人文學包含了數位典藏,不同之處在於:如何在數位典藏繼續累積豐碩成果的基礎上,運用先進數位科技的工具和方法,希望在使用數位化資料庫時,能夠從單純的「檢索」,升級到脈絡的「分析」,帶給人文研究新契機?

本書除了講述臺灣發展數位人文的歷史,也提及一些軼事,例如榮獲2017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目前是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的謝清俊,他當年以資訊科技專才兼具人文素養的身分,全心投入主導「中文電腦化」、「數位典藏」的故事。

此外,本書也以受訪者的看法來討論幾個相關的議題,包括人文學者與資訊學者首度跨領域合作的矛盾與溝通、檢索數位資料庫的機會與陷阱、數位典藏的產值與價值、數位人文學的觀望與期許。

總之,閱讀《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可以讓我們了解臺灣挺進數位時代的腳印,並啟發對數位時代的想像。

《遠見與承擔:中央研究院數位人文發展史》
總策畫:林富士
撰文:曹銘宗
出版單位: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出版日期:2017.12

臺灣文化資產數位化的豐碩成果並非憑空而來,本書專訪近40位國內數位人文發展歷史參與暨見證者,回顧中央研究院走過的30年漫漫數位之路,細數其「為而不有」的「數位貢獻」,並向投入臺灣數位文化建設工程的幕後英雄致敬!

企劃/林郁靜
圖片後製/葉恩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