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行進曲
那些沒被說出來的故事——談在文化內容創新應用遇到的那些Bug
VOL.02 | 2019.11文 / 劉詩媛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曾為《台北畫刊》、Discover Taipei撰稿,現為雜誌編輯。
一通來自臺南的電話,打進CCC編輯部辦公室——
「你們出版《臺南歷史地圖散步》這本書很好,但怎麼沒有做美援時期的臺南?當時臺南還設立美國學校,我們現在都會舉辦巡禮活動耶……」
說起不久前接獲的民眾建言,書籍主編李佳卉只能苦笑,「我們也想做臺南的美援時期!但苦於美援時期資料較難取得,在有限的製作時間內,難以產製完整的故事啊!」
而這只是團隊成員遇到的數位藏品授權 bug —— 之一。
文化內容創新應用,是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的重點工作之一,希望能將數位典藏內容及研究資源轉化為創作資本,以更有趣的形式呈現,吸引年輕族群的興趣。因此,近年來編輯團隊持續發行漫畫刊物《CCC 創作集》、古今地圖與照片對照的「歷史地圖散步」系列專書與 APP,並運用新媒體進行創意轉化,推出「CCC 創作集數位體驗展」,陸續於台北國際書展、2019 年泰國曼谷國際書展、日本最大型網路文化祭典「2019 NICONICO 超會議」等展出,皆引起廣大迴響。
不同於「開放博物館」的非營利性質,希望盡量開放藏品予社會大眾使用,肩負文化資產轉譯任務的 CCC 編輯部,則希望典藏單位盡可能開放數位藏品授權,讓內容生產者更易於進行商業出版使用。
此番編輯團隊回顧從資料蒐集到取得商業授權過程中的各種 bug,盼能藉由自己走過的路,為臺灣數位藏品商業授權機制,帶來一些省思與建議。
「不被公開」與「難以近用」的資料
在一本刊物的製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蒐集大量資料來「選題」。尤其臺灣相關研究是一門年輕學問,應更能貼近民眾生活,編輯團隊卻面臨製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缺乏資料,尤其是 1950 到 1980 年代的臺灣社會面貌」,《臺北歷史地圖散步》編輯賴國峰無奈地說。
進一步探究其因,其實並非缺乏資料,而是資料「不被公開」或「具公開限制」。一是包括《中央社》、《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公私媒體所建置的新聞資料庫,需加入付費會員,才能窺其全貌;二是政府機關藏品的公開化較為牛步,或是基於隱私權保護政策導致資料公開的門檻提高。
「取得資料的便利性」也是另一道關卡。以論文為例,很多有趣的題目都從中發想而來,不過早期論文沒有電子檔,甚至近期論文未必開放全文下載,需前往國家圖書館調閱,或動用人脈至大學院校圖書館借閱。即使在學術資源豐富的中研院,往往仍需先查詢到各篇論文典藏在哪些館所,再前往調閱、影印,才能蒐集齊全。再加上一些已發表於研討會卻未臻成熟的論文,作者通常僅願意提供摘要,或礙於出書的版權問題,無法放上網路予以公開。種種狀況都使資料的取得,需耗費大把時間、金錢與人力。
以《臺中歷史地圖散步》中的〈紙醉金迷的世界 臺中特種娛樂業之興衰〉一文為例,撰寫者首先親自前往國家圖書館找尋相關論文資料,確定內容撰寫方向後,再至各大線上資料庫蒐集老照片,並至中研院購買僅限院內使用的「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台灣新聞智慧網」,搜尋日治時期到戰後的報紙新聞,甚至還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藏史料查詢系統」,一份一份「爬梳」臺灣省諮議會的檔案,才得以完稿。
「雖說典藏單位及作者皆有各自的考量,無可厚非,但這對我們(中研院)這種政府機關來說已有點吃力了,更何況是資源更不齊全的民間公司?」《臺中歷史地圖散步》主編賴萱珮坦言,這一點對商業出版環境是不太友善的。
「連授權機制或對象都沒有」的數位藏品
蒐集到資料後,圖像使用授權更是狀況百出,其中最怕遇到連花錢都無法解決的結構性問題,也就是「授權機制不健全」。
以《CCC創作集》為例,前四期只在同人場贈閱,其後委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發行販售。從非營利轉為營利性質,就得為書中所使用的圖像跑一次商業授權程序,卻是困難重重——有的單位無法授權,因為連商業授權機制都沒有;有的單位需再取得研究者同意,因該藏品為研究者所有;有些單位難以釐清權利,因為藏品檔案是研究者和典藏家私下談來的。
那是2011年左右的事了。當時編輯團隊記錄下整個過程,見證數位典藏圖像商業授權機制的不夠完備。「結果7年後的現在,情況似乎未獲太大改善」,同時身任《CCC創作集》編輯的賴國峰無奈笑言。
此外,書籍若要再版或發行多語版,甚至媒體宣傳、舉辦展覽,基於用途已不同,必須再向各單位簽署合約,取得圖像的授權。此處也暗藏著另一個隱憂,即出版品中有部分圖像本取自公眾授權的資料來源,如今其中之一的「Taipics: Taiwan Pictures Digital Archive」資料庫已關閉,將來若要再版、電子書化等,這些圖像檔案是否需重談授權、又該和誰談,是個仍待解決的難題。
另一個不利於商業使用的,就是收費問題。以舊照片和老畫作為例,就有著作權利擁有者或典藏單位授權費用高低不一,甚至是收費太高的問題。在成本考量下,通常只能設法解決,如以贈書交換,或轉而使用屬於公共財的明信片圖像。
「給看又不給看清楚」的圖檔
不過,編輯團隊也有自己的「debug小技巧」,讓工作順利完成。如有些典藏單位放在網站上的圖片解析度偏小、清晰度也不足,根本看不清楚是否為所需圖片,只能從檔案名稱玩猜猜樂。若是地圖、證書或地契則更慘烈,中間壓上浮水印,能看的全被擋住了!
「我曾向某機構申請一張臺灣輿圖,但除了版本不同之外,輿圖還很長,影像被切割好幾塊,點選放大功能也無法看清細節。等到付完錢取得原始圖檔,才發現因地圖長度關係,臺南地區被切割成二個圖檔,而我取得的圖檔竟然不是文章作者指定要放在書中的區域。」《臺南歷史地圖散步》主編李佳卉哭笑不得地分享這段經歷,後來她只能再申請一次,並將此二圖檔皆安插在書中適當文章內,發揮最大功能。
平心而論,典藏單位對圖像公開的方式,受限其政策與法規。如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公開的圖像有大有小,臺灣研究古籍資源可瀏覽清晰圖檔,臺灣史檔案資源則有許多以檔案縮圖呈現,原因是後者主要為民間徵集來的文書和照片等,有著作權利問題,因此必須直接到檔案館才能查看清晰的檔案圖像。
保護藏品權利與推廣藏品間的拉扯
民眾權利意識的抬頭,曾引發多起爭議。如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所維運的「典藏臺灣」網站,就曾因為當中的戰後史料集結成冊,內容含有當事者的個人資料,導致其後代認為有侵害長輩的隱私權之疑,只能將相關資料下架。近期亦有老照片授權爭議對簿公堂,得看官司如何判決,才能了解目前法界見解。
現下正夯的幾個議題,同樣面臨相同困境。像是臺灣眷村文化,由於許多圖像藏品是典藏單位公開徵集而來,涉及肖像權、著作權和隱私權,釐清權利過程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甚至面臨找不到權利人的困境,因此無法進行授權,遑論出版或展覽使用。原住民相關議題,則限於現有法律對原住民有形、無形的文物資料有較嚴格的授權規定,對創新應用也造成一定影響。
這些做法雖保護了權利,但也設下了使用限制,典藏單位無法把藏品推廣出去,社會大眾也無從透過文化資產的重新詮釋,了解這塊土地的過去與現在。如何兼及兩者,期使這些珍貴史料在土地上活出新生命,而非在倉庫內沉默地死去,有賴相關單位研擬與時俱進的制度,提出解套方案。
讓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應該知道的故事
「為了取得授權,我們往往要提前3個月作業。」這令人驚訝的公文往返時間,讓CCC編輯部在出版時間和成本壓力下,每每會先到國內外公眾授權或公開的資料來源,尋找臺灣相關資源。此做法看似弔詭,卻極為有用。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可找到許多歷史資料,如日治時期的臺灣老照片、產業統計、旅遊書、遊記等。英國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將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一批臺灣最早期、攝於1870年代的照片,以4,000像素的高畫質放在網路上;歐美各國也開放了許多臺灣相關書籍或明信片等數位藏品。位在臺中的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則將《民聲日報》、《民報》等臺灣老報紙的全版影像予以公開。這些開放資料,對捕捉近代臺灣社會面貌極有助益。
「理論上,至少過去的政府機構資料,只要不涉及國家機密,都應該要公開。」長期浸淫在資料之海,深覺「開放有助於流通,亦有助於取材」的賴國峰有此期許。
訪談尾聲,編輯團隊七嘴八舌談起美援時期的臺灣,除了經濟政策之外,在音樂、服裝、教育、衛生、飲食等還有那麼多值得探究的有趣題目。希望有一天,每一位臺灣人都能說出與聽到,每一位臺灣人都想知道也應該知道的故事。
企劃、攝影/房翠瑩
刊頭圖片後製/歐瑾玄
本著作由數位文化誌製作,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國際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