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消逝建築數位再現

「覔臺北」與北美索不達米亞考古計畫的古蹟再現

VOL.01 | 2018.09 文/許淳涵

1960年代,航太科技首度讓人類能夠從外太空凝視水藍色的地球在幽邈中升起,留下的照片突破了原本看似不可能的空間疆界;即將邁入第二個10年的21世紀,數位科技讓人在還沒實現時間旅行前,淺嚐了以擬真影像一窺過去的感受。擴增實境、浮空投影、3D列印等技術,看在以仿古習得形式美和具象再現(figurative representation)的16世紀畫匠眼中,儼然是巫術,同時再度證明人始終是著迷於擬態(mimesis)的動物。這些以假亂真的再現技術除了指向人對表象濃烈的好奇與不滿足,也讓一些學科領域有了生產知識的新方法。

有了科技考古和造型藝術的想像力,史學家、文化研究者、建築迷或尋根的個體在追想之餘,能得到一些實證的憑據,試圖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本文選擇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案例,討論數位科技如何改變觀察古蹟、再現古蹟和推廣文化多樣性的觀念與操作。兩個案例分別為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製作的「覔臺北」系列,以及由一群捷克考古學家在北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北部庫德斯坦地區)進行將要屆滿10年的研究計畫。

「覔臺北」以3D浮空投影重現臺北歷史建築,包括西門、東本願寺、淡水系館、臺北鐵道旅館及第三代臺北車站,並結合原創擬人角色為建築「代言」背後故事。2017年夏天,「覔臺北」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的「漫筆虛實CCC創作集體數位體驗展」展出。而在北美索不達米亞的考古研究初期,研究者為了克服區域戰亂而發展遙測研究,接著為了保存受到毀損的古城遺址與歷史建築,以數位工具紀錄和推廣瀕危的文明軌跡,研究與紀錄成果展2017年2月首度發表於捷克科學院,透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3D立體列印等技術,重現摩蘇爾城(Mosul)遺跡。

「覔臺北」與北美索不達米亞:兩個脈絡

兩個再現古蹟的案例關聯看似薄弱,最大的原因在於兩者歷史縱深的差距和研究/創作團隊角力的對象。「覔臺北」搭配擬人角色復原的3D歷史建築,最早能回溯至18世紀的清朝城門,多數則為日治時期的都市設施,如劇場及車站,宗教建築亦並列其中,加上少數隨著國民政府遷臺而產生的文化地標,如明星咖啡館。這些建築遭到毀壞或拆除的原因,多半是打不同國號、奉不同正朔而推行的現代都市更新,追根究柢,是臺灣歷代統治者更替的副作用。「覔臺北」要喚醒的,就是在權力遞嬗過程中被輾碎的臺北特色建築,並搭配饒富原創性的次文化人物設定,重新詮釋「古」建築散發的時代特殊性的「靈暈」(aura)——如果臺灣相對短時、變動劇烈的殖民史容許期間的藝術與工藝品產生「靈暈」的可能。

北美索不達米亞科技考古具代表性的推手,為捷克帕拉斯基大學考古系教授Karel Nováček及皮爾森西波西米亞大學考古系教授Lenka Starkova。在他們的研究地區北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存在著超過6,000年以上的城市文明。他們的研究對象一部分是能回溯至薩珊帝國(Sasanian Dynasty, 224-651CE)的都市文化,一部分是同區遭到伊斯蘭國破壞的歷史建築,包括摩蘇爾建於12世紀、毀於2017年的努爾大清真寺(Great Mosuqe of al-Nuri)。同區都市文明的歷時(diachronic)變遷,除了文獻整理,本身就需要堆疊不同時期具代表性的地圖分析——這樣的研究方法與實作,與數位科技有直接的相關性。此外,2013至2014年間,該區成為伊斯蘭國與伊拉克庫德族勢力的交火地帶,16個考古遺址有9處遭到封鎖,讓現場考古形同玩命。科技考古因此成為克服研究主體外部障礙(區域宗教與種族衝突)的幫手,與「覔臺北」釐清當地脈絡的反身性(reflexivity),稍有不同。

然而,一座座美麗不輸新天鵝堡的虛擬蜃樓浮現後,能留得住多少當代人短命的注意力?嘆服數位多媒體技術如何維妙維肖之餘,若不以案例自身的語彙(in their own terms)重新檢視大費周章所謂何事,恐怕只會讓成果流於繽紛的表象。

「覔臺北」與在地文化記憶

日本作為臺灣處處欽羨仿效的偶像與典範,顯然不只有數年之風。「覔臺北」的靈感亦來自製作團隊觀摩日本多媒體與遊戲展覽的心得。製作團隊在受訪時表示,運用浮空投影技術的想法,來自在日本展場轉呀轉的主唱初音的投影,以及其他高人氣角色的展示。不過,「覔臺北」的技術化用,產生了歷史建築的3D投影與建築擬人角色。角色設定從性別、國籍、年齡、身材、長相、性格、神色、姿態、衣著與道具,無不與編劇發想的人物側寫與建築本身的形式細節層層呼應,將擬人化建築的角色崇拜(cult)投向歷史建築以及建築鑲嵌其中的時空脈絡,而非單將崇拜或帶有欲望的注視收攏於虛擬角色身上,或拋向一個能寄託焦慮或自卑的他處。這讓讀者玩家在爬梳建築歷史背景、觀察、欣賞甚至收藏建築與角色時,有了新的方式認識自身的文化地景,闢出另一條鼓勵知識、審美、遊戲與收藏的在地連結管道,而非像鸚鵡一般地複製文創消費模式,固化臺灣媚日的文化現實。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的CCC團隊利用既有技術,開發連結原生文化的敘事與城市紋理,能活化讀者玩家對城市「地標」的想像,深化記憶所繫的地景與人知識上、抒情上的連結。

「漫筆虛實:CCC創作及數位體驗展」覔臺北展區的歷史建築浮空投影。

「覔臺北」的部分建築/擬人角色曾於2017年夏天展出於「漫筆虛實:CCC創作及數位體驗展」。往後,「覔臺北」將「單飛」,推出獨立於特展的古蹟擬人手機導覽遊戲及特刊。CCC團隊利用既有技術,開發連結原生文化的敘事與城市紋理,能活化讀者玩家對城市「地標」的想像,深化記憶所繫的地景與人知識上、抒情上的連結。

以第三代臺北車站為例,並非所有世代的觀眾都認識和今天的臺北車站大相逕庭的車站舊貌,但「覔臺北」的車站作品不但引起了走過當時的人的共鳴,也讓年輕一輩認識車站建築經歷的軌跡。「覔臺北」以手機導覽遊戲與特刊在臺北按圖索驥,能讓城市漫步變成由歷史意識與認同感驅動的尋覓。這樣的「文化反身性」(cultural reflexivity)未必是次文化產品主打的姿色或賣點,也不盡然需要寫入特刊的文本加強宣示,但「文化反身性」是思索「創新應用」何為、「創新應用」為何的重要指標。

在建築史顧問的協助下,「覔臺北」使用老照片、建築藍圖等資料繪製3D歷史建築復原圖,加入當代編劇與卡漫人物形象設定,為建物編織故事。(後製/葉恩慈)

「瀕危的摩蘇爾古蹟」:從科技考古到推廣古城文化

捷克學者的北美索不達米亞考古成果展「瀕危的摩蘇爾古蹟」曾於2017年秋冬,假國家圖書館展出,主要研究員舉行了2場演講,到場的捷克代表學者官員和當地檔案家、考古學者進行了豐富的交流。Starkova教授在「Documenta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Northern Iraq Using Remote Sensing Methods」演講中指出,由於政治因素帶來不少困難,考古團隊必須使用衛星影像及遙測技術研究古蹟,以平衡實地調查遭到封殺、分析文獻和口述歷史各自帶來的利弊。山不轉路轉,數位工具讓考古研究仍有路可走——古城地方志資料、古蹟圖像以及衛星遙測圖庫功不可沒。

Lenka Starkova以遙測圖像追蹤考古遺址地貌變遷。(圖片提供/Lenka Starkova)

其中「柯洛那計畫」(CORONA)的衛星影像讓北美索不達米亞的考古研究有長足斬獲。「柯洛那計畫」原為美國1960至1972年間執行的諜衛星遙測任務,拍下了地表大部分的高解析度畫面,尤其不放過前蘇聯陣營的國家及其他政治敏感地帶,目的為替國防部監測軍事基地以及製作地圖。20世紀兩極霸權之一滴水不漏的諜報資料,讓21世記因戰亂不得其門而入的中東考古學家如魚得水:「高畫質影像讓我們不僅可以辨認出遭到摧毀的建物,還能觀察建築物的細節。」

Starkova也表示:「美國的衛星影像能被用來當作3D虛擬復原整座城鎮或單一建物的藍圖,也能為重建計畫作準備,並在保護摩蘇爾考古歷史文物的計畫中發揮作用。」捷克團隊原本的研究動機,是以20世紀中後至今的影像搭配文獻資料,追蹤古城和遺址的地貌變遷,但因為資料本身的延展性充足,且區域衝突加劇了保護文化遺產的挑戰,根植科技考古更進一步的古蹟再現、推廣、虛擬導覽成了學者和文史工作者的當務之急。

當文化記憶的物質面遭到時間的侵蝕或意識形態傾軋的戕害,如何不讓文化記憶本身的生命遭到重傷?此時,回歸「符號」(semiotics)不是偏安書房或避亂的表現,而是積極開啟各種對話與溝通的模式。文人史家能提供對文獻與現象文本的讀法與詮釋學;間諜留下的影像記錄能讓考古學家追蹤變遷,讓藝術家說故事有所本;資訊科技能以單一平臺轉譯、讀取、處理與應用異質的資訊;文創工作者能看見高知識密度的創作物走向市場的媒合進路。這些,都活動於不同種類的符號向度,時時相撞、相吸、相斥或相融。符號的活動鑄造著不同的意義的貨幣,流通於群我、他我之間的互動。

數位工具早已改寫許多領域的操作模式,然而數位科技跨領域的觀念建構,仍有待批評家爬梳趨勢與案例,思考「數位文化」為人帶來什麼樣的「信心」或「迷思」(myth),以什麼樣的杜撰(fiction)與創造的潛能與現實交涉,甚至操弄現實。「覔臺北」與北美索不達米亞的科技考古顯然「殊途」,但也未必要「同歸」。兩個案例呈現數位科技開啟回答人文問題的混種(hybrid)模式,讓擬態的感官饗宴結合原創敘事與歷史詮釋,並在毀滅的脅迫下,響應維護文化/文明多樣性的號召。

企劃/房翠瑩
攝影/侯名晏
刊頭照片提供/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